首页

哈尔滨飞鱼女王最新视频

时间:2025-05-25 09:46:10 作者:济南“以城之名”发出青春邀约 才与城双向奔赴 浏览量:63505

  中新网济南5月23日电 (吕妍)“毕业 当燃在济南”2025届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22日晚在济南奥体中心举行。这也是济南再次“以城之名”发出青春邀约,实现才与城双向奔赴。

5月22日晚,“毕业 当燃在济南”2025届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在济南奥体中心举行。济南共青团新媒体中心供图

  近悦远来,才与城“双向奔赴”

  济南的“人才吸引力”有多强?数据是最好的证明,2022年至2024年,济南市新增城镇就业56.8万人。具体到大学生层面,驻济高校中,平均每三个毕业就业的大学生里,就有一位在济南工作。从智联招聘发布的数据看,济南位列2024年最具人才吸引力100强城市第11位、北方城市第2位;连续3年获评最佳引才城市。

  上述活动是济南市第五次以城市之名为大学生举办毕业典礼,也是济南市委书记刘强再度站台向青年人才抛“橄榄枝”,这背后传递一个信号——济南高质量发展与青年人才密不可分。

  刘强在会上表示,大学生就业是同学们的头等大事,也是家长们的头等大事,更是党委政府的头等大事。记者梳理发现,济南从就业岗位、就业选择、就业服务三方面打出“组合拳”,实现人才与城市双向奔赴。

  济南作为山东省省会,企事业单位众多,对促进大学生就业起到重要作用。比如去年以来,全市累计发布事业单位招聘计划1.1万多个,开发青年就业的见习岗位3万多个,市属的国有企业新增就业岗位中,高校毕业生招收比例超过65%。

  在山东省高校毕业生就业“最具吸引力”系列榜单中,济南5个区入选全省最具吸引力城区10强、济南高新区入选高新技术开发区10强,34家国企入选国有企业100强,27家民企入选民营企业100强。

  布局未来产业,厚植人才沃土

  济南给高校毕业生提供的岗位种类繁多,涉及医药卫生、教育培训、信息技术、健康管理、外贸翻译等领域,其数量虽然是动态变化的,但是总体人岗比约为1:1.3。济南之所以能够提供充足的工作岗位,最大的底气源于持续壮大的产业基础。经过多年发展,济南形成了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精品钢与先进材料、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现代金融等一批优势主导产业。

  抢滩布局“未来产业”,济南亦冲在前。济南2025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统筹推动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加快推进新旧动能转换,为强省会建设注入澎湃动能。

  近年来,济南持续做强做优做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先进制造业,着力打造数字经济发展新优势,数字经济和先进制造业发展水平位于山东省前列,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生物医药与大健康、精品钢与先进材料四大主导支柱产业规模已达到1.6万亿元(人民币,下同)。

  济南同时获批中国软件名城、国家人工智能创新应用先导区、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试验区、国家工业互联网建设示范区等称号。

5月22日晚,“毕业 当燃在济南”2025届济南市大学生毕业典礼在济南奥体中心举行。济南共青团新媒体中心供图

  “城”意满满,“真金白银”留才

  近年来,济南市持续构建覆盖高校毕业生职业规划、技能培训、岗位对接、稳岗支持、终身成长的全链条就业服务体系,帮助高校毕业生顺利完成从“校园”到“职场”的转变。

  仅2024年,全市支持用人单位的稳岗扩岗的财政资金达到5.42亿元。金融机构发放的稳岗扩岗的专项贷款达到24.8亿元,为大学生提供补贴性职业培训1000多期,覆盖了4.2万人次。

  济南还给出“真金白银”。青年创办个体工商户可以申请2000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最高3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创办小微企业可以申请1.2万元的一次性创业补贴和最高400万元的创业担保贷款。2024年,该市共发放了2600多万元的创业补贴和18亿元的创业担保贷款,助力近万名大学生追逐创业的梦想。

  济南还聚焦“人才政策在国内同类城市中始终保持比较优势”这一目标,每年动态优化、修订发布济南人才政策“双30条”,覆盖人才创新创业、住房保障、医疗教育、交通出行等全方位需求。

  中国(济南)新动能创新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8届,济南市创业大赛已连续举办7届,“创业泉城训练营”已连续举办9期……济南举全市之力持续完善“一节一赛、一会一礼、一校一行及海右人才传播矩阵”的“6+1”招引体系,并将每年6月12日设为“海右人才日”,彰显这座城市对人才的尊重和敬意。

  从连续举办毕业典礼到城市的全方位呵护,济南正用行动证明:这里不仅是“天下泉城”,更是“梦想泉城”。青春的选择,或许可以从一场典礼开始。(完)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新疆阿克苏地区沙雅县发生3.3级地震 震源深度17千米

上海市知识产权局方面当日透露,上海将更大力度支持世界知识产权组织仲裁与调解上海中心、国家知识产权运营(上海)国际服务平台等国际化功能机构发挥作用;同时建立知识产权海外纠纷数据库和信息发布预警平台,深化国家海外知识产权纠纷应对指导中心上海分中心和浦东分中心建设并增设虹桥基地,在美国纽约等地建设运行5家海外知识产权服务站,为上海企业“走出去”发展保驾护航。

中国专家最新研究为肾癌早期诊断、精准治疗提供新策略

“MCN与账号所有者确实有紧密关系,但如果一有负面信息就把问题推给MCN,也不公平。”主打快消品分享的刘佳佳在几个知名社交平台各有1万多粉丝,说自己只是个KOC,“比起有数十万、上百万粉丝的KOL差远了”。即便这样,仍有不少MCN向她抛出橄榄枝,但她都拒绝了,“可能会违背自己的内心”。刘佳佳说,MCN能带来更多的资源,包括广告、流量等,但也有各种限制。如果“做‘全约’,那么MCN会对更新频率、内容有要求;哪怕只做‘商约’,具体到每个项目也都会有细节要求,有些广告主的要求与我个人风格不一样”。有稳定工作的她不想被绑定,“我做博主是出于兴趣,现在不少平台都提供广告主或品牌方的资源,我会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做”。

外交部:再次提醒中国公民暂勿前往黎巴嫩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重要场合深刻阐述改革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强调“改革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讲求科学方法”。早在2013年,总书记在论述重大改革要于法有据时就明确指出,“需要修改法律的可以先修改法律,先立后破,有序进行”;2014年全国两会,总书记以“腾笼换鸟、凤凰涅槃”比喻促进结构调整问题,指出“腾笼不是空笼,要先立后破,还要研究‘新鸟’进笼‘老鸟’去哪”。在减污降碳、推动绿色转型进程中,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坚持先立后破、通盘谋划。他曾生动地提醒我们,“不能把手里吃饭的家伙先扔了,结果新的吃饭家伙还没拿到手,这不行。”2022年,从海南考察论述改革发展稳定统筹关系,到高效推进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习近平总书记都提到了坚持“先立后破”“不立不破”。在二〇二四年新年贺词和新春团拜会上,总书记强调,要“坚持稳中求进、以进促稳、先立后破”,在论述发展新质生产力时更是特别强调要遵循“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原则;在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上,总书记指出,要“破立并举、先立后破”,加强总体谋划和整体推进。

文化中国行丨上班还是上学?游客:“上朝”

1851年,南浔“辑里湖丝”在英国伦敦首届世博会上夺得金奖。古镇上通津桥南的“丝行埭”,成为全国湖丝贸易集散地。每逢新丝上市,这里“列肆喧阗,衢路拥塞”。南浔古镇通过大运河运送到上海的生丝占出口总量一半以上。

中央气象台多预警齐发 部分地区降温达20℃以上

今年以来,该总站靠前服务厦(门)金(门)、福(州)马(祖)“同城生活圈”和平潭“台湾同胞‘第二生活圈’”等建设,不断优化提升边检通关效率和暖心服务体验,全力服务保障两岸往来更加便利顺畅。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